永元元年六月,窦太后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,指派执金吾耿秉为副帅,开始策划北伐匈奴的战略。与往常不同,这次汉军出动规模庞大,窦太后不仅要求南匈奴协助,还动用了大量兵力。她调集了五校北军、黎阳营、雍营、缘边十二郡的骑兵,还特意组织了羌胡兵参与,确保窦宪的行动得到充分保障。
在战略上,窦宪采纳了耿秉的建议,将大军分为三路进行北进:
- 第一路:南单于屯屠何率领一万匈奴骑兵,出满夷谷,进攻敌人。
- 第二路:窦宪亲自率领大军,携耿秉和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,带领两万骑兵从鸡鹿塞出发。
- 第三路:度辽将军邓鸿和左贤王安国,带领两万骑兵从翩阳塞出发。
这三支大军目标明确,最终会师的地方是涿邪山(今天的阿尔泰山),这是北匈奴的核心区域。南匈奴的协助使得汉军能够精确到达目的地,但当三路大军汇聚时,却意外发现北匈奴主力并未如预期出现。这一失误让窦宪倍感压力,如何向朝廷交代成为了他头疼的问题。
展开剩余81%为了不留遗憾,窦宪决定亲自带领军队继续搜索,他命令校尉阎盘和司马耿夔、耿谭(均为耿秉之弟)带领一万精兵,向北进行搜索。最终,他们在稽落山(今蒙古西北部额布根山)找到了北单于的踪迹。虽然北匈奴的战斗力并不强,汉军凭借这次机会,击溃了北匈奴的主力。令人吃惊的是,北匈奴的战斗力如此脆弱,显现出他们并没有准备充分。
此时,窦宪果断决定出击。他迅速集结全军,并指挥作战,将敌人围困在私渠比鞮海(今蒙古乌布苏诺尔湖)一带。经过一场激烈的围歼战,汉军斩杀了北匈奴敌军超过一万三千人,俘获了大量牲畜,包括马、牛、羊等,数量达到百余万头。而且,温犊须、曰逐、温吾、夫渠王柳鞮等八十一部的匈奴部落纷纷投降,总人数超过二十万。
战后,窦宪带领着大军登上燕然山(今杭爱山),刻石以记功。历史学家班固曾为此刻下铭文《封燕然山铭》,其中写道:
“铄王师兮征荒裔,
剿凶虐兮截海外。
夐其邈兮亘地界,
封神丘兮建隆嵑,
熙帝载兮振万世!”
这次北伐不仅彻底摧毁了北匈奴的主力,也为西域的班超提供了重要支援。西域的决战将随之而来,稍后我们将在西域篇中详细探讨。
回到五原后,窦宪没有松懈,继续派遣司马吴汜和梁讽带着金帛追击北单于。北匈奴残余部队失去了斗志,在汉军的威压下纷纷投降。吴汜、梁讽带领这些降众最终在西海追上了北匈奴单于,并劝说他效仿当年呼韩邪单于,率领部队归顺汉朝。北单于最初被吓得无所适从,以为汉军还在附近,但最终得知主力已经撤回,只好带着弟弟右温禺疑王前往洛阳。
时隔百年,北匈奴再次屈服于汉朝,这一事件成为东汉初期的重大胜利,标志着匈奴的退出和汉朝对北方的全面掌控。
永元元年九月,和帝授予窦宪大将军的称号,并且以其卓越战功为由,提升其地位至仅次于太傅。这个任命意味着窦宪的权力已经超过了太尉、司徒和司空三公,使他成为朝廷的实际掌权者。同时,窦宪此前被指控谋杀皇室成员的罪名也被完全洗刷,朝廷对他的支持达到了巅峰。
战后,窦宪的亲信和得力干将纷纷获得封赏,耿秉被封为光禄勋、美阳侯,邓鸿则被任命为大鸿胪,耿谭获得护匈奴中郎将的职务,而其他参与征战的二千石官员的子弟也都得到了升迁。窦宪的家族权力变得更加巩固,周围的亲信愈加众多,朝廷中的一切事务几乎都在窦氏的掌控之中。
窦宪虽然处于权力的顶峰,但并未满足。他开始着眼于更大的功绩,而北匈奴再次成为了他扩张权力的目标。以北单于违约为由,他将其弟右温禺疑王赶回草原,随即继续准备北伐。耿秉虽年事已高,回到洛阳后不久便去世,窦宪决定将副帅职务交给了自己信任的邓叠。
当北匈奴再次感受到汉军威胁时,他们急忙派遣车谐储王等人前来求和。南匈奴单于栾鞮看到局势发生变化,心生不满,他向汉廷建议乘机彻底消灭北匈奴,以便让汉朝永无北方之忧。南匈奴的建议其实并非出于真心,它的真正动机是担心一旦北匈奴投降,汉朝势必分去南匈奴的一部分势力。
然而,窦宪已经稳固了自己的权力,几乎无人能制衡他。他一面接受南匈奴的进贡,一面在背后默许他们发动军事行动。
最终,南匈奴的左谷蠡王师子率领八千骑兵出发,在涿邪山成功包围北单于。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,北匈奴主力被击溃,北单于仓皇逃入乌孙。金微山一战后,北匈奴彻底丧失了抵抗的意志,其国彻底灭亡。
这一战不仅标志着东亚历史中的重大变局,也间接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走向。历史学家爱德华·吉本曾提到,匈奴的残余部队向东扩展,并在数百年后与哥特人等部族一同向西侵袭,最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衰亡。从某种程度上说,窦宪的征伐为欧洲历史的进程也推波助澜。
随着北匈奴的覆灭,塞北的部落群龙无首。左谷蠡王於除鞬趁机集结散兵,向窦宪投降,并请求成为北单于。窦宪在朝廷上为於除鞬争取到了这个位置,然而北匈奴的反复无常依旧让他感到头痛。一年之间,窦宪的政策发生了三次变化。
袁安对此感到不满,他认为,北匈奴的被消灭不应该仅仅为窦宪个人的利益所用,而应当作为战略的一部分。窦宪的高压手段,使得朝廷内部的反对声音几乎消失,然而袁安依旧不愿妥协。最终,窦宪通过自己的威压,排除了包括郅寿在内的一系列对手,将自己的权力再次推向了巅峰。
永元四年,窦宪正式册封於除鞬为“北单于”,然而,这个决定仅仅维持了一年,北匈奴再次反叛,而其新任的
发布于:天津市线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