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封,刘备的义子,一直受到刘备的宠爱,屡次带兵征战,屡建赫赫战功,为蜀汉立下不少功劳。关于他的战斗力,不同人有不同看法。有人认为他是个难得的将才,而也有些人觉得他不过是一个普通武将,战斗力平平。那么,刘封到底算是怎样的一个武将呢?
关羽曾派遣廖化去请求刘封援助上庸三郡,但刘封原本计划带兵前去援救关羽,然而在孟达的劝阻下,最终决定袖手旁观,没有派兵支援关羽,导致关羽最终战死。事后,刘封深感内疚,对自己未能出手相助深表悔恼,真诚地忏悔。但孟达却没有丝毫悔意,反而投降了魏国,成为了叛徒。
在刘备的命令下,刘封去讨伐背叛的孟达。两军对峙之时,刘封痛骂孟达是“背叛国家的叛徒”,而孟达则反击称刘封“临死之前仍然执迷不悟”。双方经过一番言辞激烈的交锋后,终于展开了实际的战斗。孟达口才虽好,但武艺平庸,经过三轮交战便被刘封彻底击败,孟达只能狼狈逃窜。为了弥补自己之前的错误,刘封奋力追击孟达,足足追杀了二十多里。就在此时,一声炮响响彻四周,魏军的夏侯尚与徐晃从两侧出现,开始将刘封团团围住,而孟达也掉头回来,与夏侯尚、徐晃一起夹击刘封。
展开剩余70%尽管刘封勇猛异常,但他终究无法单打独斗三位魏国猛将,最终被逼得落荒而逃。上庸、房陵两郡也被申氏兄弟献给魏国。刘封只能再次选择撤退,朝益州方向逃去。
刘封在与孟达的三回合交战中,能够轻松将其击败,这无疑展现了他相对强大的战斗力,虽然也有一些人怀疑孟达是否有故意败北的成分,但不能否认,刘封在当时绝对比孟达要强。而在魏军的合围之下,刘封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战力,虽然被困,但仍然凭一己之力与夏侯尚、徐晃等魏国猛将激战,最终杀出重围,安全返回成都。这段情节在《三国演义》中有着精彩的描写:
“封大怒,拍马轮刀,直奔孟达。战不三合,达败走。封乘虚追杀二十余里。一声喊起,伏兵尽出,左边夏侯尚,右边徐晃杀来,孟达回身复战。三军夹攻。刘封大败而走,连夜奔回上庸。”
其中,孟达和夏侯尚的武力并不出众,尤其是夏侯尚,一度被老将黄忠活捉。而徐晃的武艺则极为出色,他曾与许褚苦战五十回合,在襄樊之战中与关羽打了八十回合平手。因此,尽管刘封在这一战中艰难逃脱,但他的逃命能力却可以看出其过人的应变与战术智慧。
然而,刘封能够从孟达、夏侯尚和徐晃的包围圈中逃脱,是否就意味着他的战力与关羽相当呢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刘封与关羽的差距极为悬殊,关羽的战力远远超过刘封,二者根本无法相提并论。刘封即便是蜀汉二代将领中的一员,也远不如蜀汉一代将领的战斗力。即便与同为二代将领的关平相比,刘封也明显处于下风。
从汉中之战中也可看出刘封的实力。当时,曹操看到刘备派出刘封上阵,便召来了曹操军中的“黄须儿”曹彰。两军阵前,曹彰仅仅三回合便轻松击败刘封,这足以证明两者之间的差距。曹彰是曹魏阵营中二代将领中的佼佼者,战力不弱,且与关平相当。既然曹彰可以轻松战胜刘封,那么关平必定也能轻松取胜。
总结来看,刘封在面对孟达时,凭借着背负罪名后为了立功的决心,一度爆发出不小的战斗力,击败了孟达。而在面对曹营两位猛将夏侯尚与徐晃时,他则凭借自己超常的逃命技巧,成功逃脱,保全了性命。然而,刘封的整体战力并不突出,他在与曹彰的较量中迅速败下阵来,整体实力只能算是三流武将,甚至勉强比一些战五渣强一点。他的战斗力虽然有所表现,但更为突出的是他在关键时刻的逃命能力。
刘封的真实实力,与他能够独自抗衡强敌、凭借不懈的拼搏逃出生天的勇气,远不如传说中的神勇,他在三国演义中的表现更多是通过逃命的技巧展现出来的。他的战力,虽然称不上强大,但也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将领。
发布于:天津市线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